今天是:
  • 加入收藏
  • 学院主页
  • 师大主页
您的位置: 首页 >  心理百科 

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(三)

发布人: 编辑:王霞 预审:郑勤 终审:张铮 发布日期:2021-09-29 浏览次数:

【情绪管理篇】

大学生生理发展日渐成熟,心理发展相对滞后,认知容易偏颇,遇到问题容易出现情绪困扰,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抑郁和焦虑。

一、关于抑郁

近年来,抑郁症已是全球最具挑战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。

全球有3.5 亿抑郁症患者,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 18%(世界卫生组织,2019)。我国有9500万抑郁症患者,发病率约为 4%-8%,每年以10% 的速度增加。抑郁患者的自杀率达到10%-15%,中国每年约高达 25万人因抑郁症而自杀(中国心理卫生协会,2019)。

抑郁低龄化、青少年患病率增高。我国抑郁症识别率仅为 30%,抑郁症的就医率不足 10%

研究发现,抑郁症与大脑中三种神经递质不平衡有关,对于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来说,扛不是一个办法,这不是一个用意志就可以与之对抗的疾病。

抑郁症的治疗并不复杂,只要积极接受专业的治疗,治愈率达 80%左右。

1.如何判断是否抑郁

1)持续时间:一般1-2 周。

2)情绪低落,兴趣丧失:感觉生活没意思,高兴不起来,常不知为何就控制不住地哭泣,做什么都没有劲,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。

3)精力下降,反应迟钝:觉得脑子不好使,记忆力减退,思考问题困难,感觉自己变笨了。

4)意志减退,价值感低:精力减退、不爱活动、走路缓慢、不想说话,不与其他人交流,不吃饭也不觉得饿,觉得干什么都很累,出现失眠、头晕、胸闷,甚至流露出轻生的念头等。

如果出现以上大部分症状,并且持续时间达到两周,请立即前往医院心理科就诊,或者由辅导员介绍到学院心理咨询室进行评估会谈。

2.如何看待抑郁症

如果我们有患抑郁症的风险或者已经确诊抑郁症,该如何正确看待抑郁症呢?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认识误区,提醒大家避免。

1)“抑郁症不是病,就是太懒、矫情或者心理脆弱,没必要看医生”。

抑郁症是一种会影响情绪、行为以及身体健康的真实的疾病。抑郁症受生物、心理、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。抑郁症并不会因为忽视其存在而有所改善。

(2)“得了抑郁症没事,又死不了人。”

15-24岁的年龄范围内,自杀是第三大致死原因。抑郁症常常和自杀联系到一起,因为严重的抑郁情绪会导致产生生命无意义感。一旦发现自己或他人有自杀想法,一定要慎重对待,采取必要的求助措施,包括去医院心理科诊治,或者寻求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帮助。

3)“抗抑郁药有副作用,差不多好了就别吃了。”

服用抗抑郁药并不会导致成瘾,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。服药的时长和剂量需要严格遵循医嘱,不可擅自减药或停药,以免造成病情恶化或复发。

3.如何走出抑郁

(1)及时就医,遵医嘱服药。

(2)保持冷静,情绪平稳,心态放平和,照顾好自己的身心状态,才是对走出抑郁最有力的支持。

(3)理解、接纳和支持。抑郁症就如同是心理感冒,心情低落并不受自己控制,抑郁症患者本身也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开心起来,对于自己的状态也非常不满意,甚至自责。所以,请不要对抑郁症的人说;“想开一点就没事了”,这就如同对一个腿骨折的人说“跑起来就没事了”。

 抑郁的人最需要的不是周围人的大道理,而是支持与鼓励,再简单一点,就是理解与关心。出门散步或适量做些运动,对走出抑郁也是很有帮助的。

 

二、关于焦虑

焦虑(Anxiety)是指个人对即将来临的、可能会造成的危险或威胁所产生的紧张、不安、忧虑、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。

1.区分两类焦虑

(1)现实性焦虑:现实性焦虑所表现的是对现实的潜在挑战或威胁的一种情绪反应,焦虑的强度与现实的威胁程度相一致,并随着现实性威胁的消失而消失,因而具有适应性意义。

  (2)病理性焦虑:病理性焦虑是指持续的无具体原因的感到紧张不安,或无现实依据的预感到灾难、威胁或大祸临头感,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运动性不安,常常伴随主观痛苦感或社会功能受损,无法正常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。

2.焦虑的主要原因

1)离不开智能手机。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,全球时事热点都在我们掌中的手机上。虽然我们比以往交流得更多,却比以往更孤独。人类需要通过感官进行交流,与感官失联,是导致存在焦虑的一个主要原因。

2)过着“双重生活”。临床心理学家发现,许多人都过着双重生活:他们一方面想要展现出“与他人在一起很快乐”的形象,另一方面又关起门来用饮酒、暴饮暴食等方式来缓解焦虑。这些人通常是因为需要长时间、高强度地工作,以至于人前人后“分裂”,焦虑挥之不去。

3)对健康的担忧。人们对健康的忧虑越来越普遍了。这一方面反映了我们对健康有了更多的认识,但也可能会让我们患上“疑病症”。

4)“看起来更完美”让人压力大。1/3的人表示,外貌形象会让他们感到焦虑。人们对外表越来越关注。很多人由于“比上不足”而厌恶自己的外形,成为焦虑的根源。

5)年轻人压力越来越大。一项调查发现,焦虑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从22岁开始,在32岁左右达到峰值。

3.如何调节焦虑

1睡眠充足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减轻焦虑的一剂良方。

2保持乐观:当你缺乏信心时,不妨想像过去的辉煌成就,或想像你成功的景象。你将很快地化解焦虑与不安,恢复自信。

3)冥想放松:这是纾解紧张与焦虑的好方法。想象自己躺在阳光普照的沙滩上,凉爽的海风徐徐吹拂。试试看,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4深呼吸:当你面临情绪紧张时,不妨作深呼吸,有助于舒解压力消除焦虑与紧张。

5转移注意力:假使眼前的工作让你心烦紧张,你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,把视线转向窗外,使眼睛及身体其他部位适时地获得松弛,从而暂时缓解眼前的压力。